1、 煙氣進口在鍋爐的上部水平引入,煙氣依次通過高低溫過熱器、蒸發器ⅠⅡⅢ,省煤器ⅠⅡ,到達鍋爐下部灰斗轉向水平引出。鍋爐的上部煙氣通道為全膜式水冷壁結構,懸吊在頂部鋼梁上。鍋爐外部的爐墻全為輕型保溫爐墻結構。
鍋爐給水送入省煤器,然后送往爐頂的鍋筒,各鍋筒內已有的水混合成爐水,通過集中下降管和分配管路送往水冷壁、蒸發器,生成的汽水混合物從從上集箱的汽水管道送入鍋筒,從設于鍋筒內的汽水分離器中分離出蒸汽后送往高、低溫過熱器過熱,并利用減溫器調節蒸汽溫度,達到要求后送往汽輪機去發電。
2、為清除受熱面管道的積灰,鍋爐及清灰系統采用了鋼珠添置,清除下來的煙塵,邊同煙氣一起被帶出鍋爐。
鍋爐鋼架用于支吊鍋筒、受熱面、爐墻、灰斗等,同時連接平臺扶梯。鋼架按8度地震烈度設防。平臺采用花紋鋼板和柵格形式,布置于所有底部集箱、檢查孔等處。
鍋爐爐墻全為輕型保溫爐墻,爐墻外壁溫度不超過規定的50℃。僅在鍋爐進口等局部地方的爐內部高溫段敷設少量耐火材料。鍋爐的外形尺寸:10*10*41m。
3、鍋爐主要部件構成簡介
3.1鍋筒內部裝置,鍋筒內徑Φ1500mm,壁厚30mm,材料Q245R,鍋筒內部布置有高效汽水分離器。為了保證好的蒸汽品質和合格的鍋水,還裝有加藥管和表面排污管。為了便于控制水位,裝有緊急放水管。為保證安全和便于操作,鍋筒上部裝有壓力表,安全閥和備用管座。前方設有兩組水位表,其中一只為雙色水位表,便于用戶單位設置工業攝像頭以監視水位;一組電接點液位計管座,可作水位顯示和接水位報警器用;兩組水位平衡容器,作水位記錄與控制用。
3.2、蒸發器Ⅰ、Ⅱ、Ⅲ。三級蒸發器均由蛇形管排構成,采用支撐結構,管排由管子和管夾構成。蒸發器Ⅰ布置在上部水冷壁煙道中,蒸發器Ⅱ、Ⅲ布置在下部鋼煙道中。
3.3、省煤器Ⅰ、Ⅱ。二級省煤器均由蛇形管排構成,管排由管子管和管夾構成。省煤器均布置在下部鋼煙道中。
3.4、過熱器及汽溫調節裝置。過熱器分兩級布置,中間設有噴水減溫器。布置在頂部的入口水冷壁煙道中。飽和蒸汽自鍋筒頂部引出至低溫過熱器,蒸汽逆流經過低溫過熱器后進入減溫器,經過減溫器的蒸汽逆流經過高溫過熱器后,達以額定汽溫后送往過熱器集汽集箱,經主汽閥門送往汽輪機。高、低溫過熱器管均采用15CrMoG管子。過熱器所有部件均支撐在水冷壁上。
3.5、鋼珠清灰系統。由鋼珠清灰裝置、運輸裝置、收集裝置、防雨裝置、鋼珠及支架裝置等構成。
鋼珠從鍋爐煙道頂部播灑而下,依次通過熱器、蒸發器、省煤器所以對流受熱面后,落入下面的鋼珠收集斗,分離出來的鋼珠根據鋼珠運輸系統的需求定量裝入運輸斗,再通過機械鏈運輸到爐頂,再播灑而下,這樣連續運轉,使鍋爐對流受熱面始終保持在一定的清潔狀態。
鋼珠除灰系統的運轉速度是可調的,開始時設置了一個初始速度(調節電機的變頻器,15-20Hz),實際運轉速度須根據鍋爐受熱面的污染狀況(或排煙溫度、煙氣阻力波動情況)來調整,原則是:在能達到清灰效果的情況下盡量減少鋼珠擊打受熱面的次數。


客服熱線:











